明掐絲琺瑯獅戲圖碗,高8.0厘米,口徑17.3厘米。宮廷御用,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掐絲琺瑯獅戲圖碗為淺藍地碗,內壁的云紋錦中飾有三對獅戲球紋,碗底圍繞一圈蓮瓣,碗心尚有天馬奔馳在水波和五彩云紋間;外壁裝飾繁茂的轉枝番蓮花葉、蓮瓣紋和變形云紋,華麗尊貴。

明掐絲琺瑯獅戲圖碗
獅戲圖碗敞口、豐腹、器形優美,全器內外均掐絲紋飾,應該是皇室的餐飲用具(景泰藍的分類)。
明掐絲琺瑯獅戲圖碗為銅胎,侈口,豐腹,外撇圈足。全器除內外碗口飾一圈白地五彩轉枝花葉外,均為淺藍地,內壁為云紋錦中飾三對獅戲球紋,碗底周圍裝飾一圈蓮瓣,碗心飾一天馬飛奔于水波和五彩云紋之間;外壁飾兩圈轉枝番蓮紋、一圈蓮瓣紋,圈足以枝葉與變形云紋裝飾,碗底鍍金。從掐絲末端卷曲的處理、原本緊包花心的花瓣下翻、花心上下出現云頭紋的裝飾、葉片簡化成規則形、黃褐的色釉透明且具玻璃光澤等,同時錦地則由不規則的行云式與后期的如意云頭紋形狀共同組成,這些特色都顯示它製作的年代,是在十六世前期。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6年赴美參加中華瑰寶巡回展。
高:8.0公分,口徑:17.3公分 銅胎,侈口,豐腹,外撇圈足。全器除內外碗口飾一圈白地五彩轉枝花葉外,均為淺藍地,內壁為云紋錦中飾三對獅戲球紋,碗底周圍裝飾一圈蓮瓣,碗心飾一天馬飛奔於水波和五彩云紋之間;外壁飾兩圈轉枝番蓮紋、一圈蓮瓣紋,圈足以枝葉與變形云紋裝飾,碗底鍍金。從掐絲末端卷曲的處理、原本緊包花心的花瓣下翻、花心上下出現云頭紋的裝飾、葉片簡化成規則形、黃褐的色釉透明且具玻璃光澤等,同時錦地則由不規則的行云式與後期的如意云頭紋形狀共同組成,這些特色都顯示它制作的年代,是在十六世前期。此件文物曾于西元1996年赴美參加中華瑰寶巡回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