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掐絲琺瑯夔龍碗一屜,每只碗的高為3.9厘米,口徑8.1厘米。為清乾隆宮廷御用琺瑯器物,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乾隆年間掐絲琺瑯夔龍碗一屜
一式十個碗,裝成一屜,屜中每格有榫頭鎖住。碗壁淺藍地裝飾回首夔龍四隻,腹下方則圍以一圈蓮瓣裝飾,華貴的琺瑯器皿適以象徵皇家尊崇的地位。
乾隆年間掐絲琺瑯夔龍碗琺瑯紋飾細節圖
銅胎,口略侈,垂腹,圈足小碗。碗內鍍金,器外淺藍地飾回首夔龍四,腹下方飾一圈仰蓮瓣。器底陰刻「大清乾隆年製」雙方框楷書款。一式十二個碗裝成一屜,屜中每格有榫頭鎖住。乾隆時期,這些掐絲琺瑯餐具,只有在慶典盛宴中,只有乾隆皇帝自己的御桌上才能使用(APEC景泰藍“國禮三件套”與帝王黃國宴琺瑯餐具南京展出)。
乾隆年間掐絲琺瑯夔龍碗一屜款識細節圖
夔龍碗一屜是一整套的掐絲琺瑯餐具,乾隆時期唯有在慶典盛宴中,皇帝的御桌方能使用,其他陪桌只能使用瓷器和銀器,由此即可看出景泰藍在明清時期的無可撼動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