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高2.2公分 盤徑11.2公分,為清乾隆年間宮廷琺瑯作制作,原清宮舊藏,現在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中。
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欣賞
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上的紋飾,十相自在梵文碟以佛教紋飾為主,折沿上面飾梵文,背為五彩祥云,內外盤壁于祥云間分別飾佛教七珍、八寶,盤心卷鬚錦中央飾由七個梵文和三個符號組合成的「十相自在」的吉祥紋飾,充滿祥和寧靜的宗教氣氛。
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中心紋飾細節圖
裝飾吉祥佛教紋飾的小碟,承盛供品之用(現代的景泰藍盤子欣賞)。
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的款識細節圖
清代乾隆御用掐絲琺瑯十相自在梵文碟的胎質為銅胎,折沿,盤心略凹。盤內外施藍釉地,折沿面飾梵文,背為五彩祥云,內外盤壁于祥云間分別飾佛教七珍、八寶,盤心卷鬚錦中央飾由七個梵文和三個符號組合成的「十相自在」吉祥紋飾。底鍍金陰刻「乾隆年製」雙方框楷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