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藍工藝源于國外,自元朝時期傳入中國,并在明朝景泰年間(西元1450年-1456年)大量發展并中國化。因在景泰年間興起,又多用寶石藍、孔雀藍色釉作為底襯色,故得名“景泰藍”。
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制法獨特,集中國傳統手工藝之大成。
在浮雕鏤空的基礎上,揉合具有500年歷史的景泰藍國技。彩色部分用各種天然彩色石粉,色彩特別純正。此手工藝品是采用駝鳥蛋殼做載體,使用國家級的專利技術“彩沙工藝”,純手工精制而成,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景泰藍樣的神奇,又不失現代時尚,畫面多種多樣。
作為一種加工精良的美術手工藝品,景泰藍蛋頗具審美價值。又因為其色彩艷麗、高貴典雅、富麗堂皇、異彩紛呈,是家居裝飾、收藏和饋贈親朋好友的上佳禮品。已成為國際交往和親朋好友之間的饋贈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