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wsuuw"></option>
  • 景泰藍又名琺瑯,因為明朝景泰年發展到一個高峰,并以藍色為主,
    因此得名景泰藍,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愛而成為宮廷御用品,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您當前的位置:景泰藍之家 > 景泰藍鑒別 > 元代掐絲琺瑯鑒賞知識

    元代掐絲琺瑯鑒賞知識

    時間:2015-04-27 點擊人氣: 來源: 景泰藍之家 作者:琺瑯之家
    內容簡介:元代金屬胎掐絲琺瑯器究竟為何面貌,長久以來始終存在著疑問。景泰藍專家們通過對故宮留存的部分掐絲琺瑯的研究,發現部分琺瑯與目前所見可確定為明、清兩代的掐絲琺瑯器在藝術風格上表現出明顯的不同。專家推測這些應為元代的掐絲琺瑯器很可能是由阿拉伯工匠帶來技術和釉料,在內府指導中國工匠為皇家燒造的作品。

    元代金屬胎掐絲琺瑯器究竟為何面貌,長久以來始終存在著疑問。
     

    12121.jpg

    掐絲琺瑯纏枝蓮獸耳三環尊欣賞

     

    蒙古族自草原興起后,狂飆般席卷歐亞大陸,征伐殺戮之下,唯技術工匠多得幸免,蒙古統治者把俘虜的專業技術工匠集中起來,作為工奴為朝廷服務。元代,隨著水陸交通的開拓,中國人與中亞、阿拉伯、歐洲和非洲等地的商人或手工業者互有往來,兩河流域流行的金屬胎琺瑯制品自然也隨之傳入中國?梢栽O想,阿拉伯工匠帶來了燒造掐絲琺瑯的技術和主要原料。中國工匠在學習、掌握了燒造技術后,經過不斷的實踐,生產出具有民族風格的掐絲琺瑯制品,而這些器物的紋飾風格仍不免存有一些阿拉伯的藝術韻味。

    元末明初,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成書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其中“窯器論”記:“大食窯,以銅作身,用藥燒成五色花者,與佛郎嵌相似。嘗見香爐、花瓶、盒兒、盞子之類,但可婦人閨閣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謂之鬼國窯。”所謂“大食窯”已被諸多學者確認為金屬胎掐絲琺瑯器。此書在明初即已刊行,書中所記內容應源于元代后期。

    中國制造的掐絲琺瑯器目前有年款可考者始于明宣德年間。但分析故宮所藏的一批掐絲琺瑯器,其釉料肥厚,釉色純正、明快、亮麗,尤其是絳黃、草綠、葡萄紫、寶石藍等釉色,猶如水晶般瑩澈。這種半透明的琺瑯釉在明代和清代各時期有準確年款的琺瑯器中均未見過。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三環尊、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瓶、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鼎式爐、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象耳爐等幾件掐絲琺瑯器,其主要部位的釉色均呈現這一特點,并顯然有別于改裝后加配部分的釉色,應是被截取改制的元代琺瑯器(元代景泰藍介紹)。元代的纏枝蓮紋圖案布局舒朗,花朵碩大,枝葉展轉自如,與目前所見可確定為明、清兩代的掐絲琺瑯器在藝術風格上表現出明顯的不同。

    這些元代的掐絲琺瑯器很可能是由阿拉伯工匠帶來技術和釉料,在內府指導中國工匠為皇家燒造的作品。
     

    版權所有 2011-2015 景泰藍之家 [jtlzj.net] 京ICP備2021015155號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ihc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option id="wsuuw"></option>
  •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最近最好最新的2018中文字幕,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