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wsuuw"></option>
  • 景泰藍又名琺瑯,因為明朝景泰年發展到一個高峰,并以藍色為主,
    因此得名景泰藍,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愛而成為宮廷御用品,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您當前的位置:景泰藍之家 > 景泰藍歷史 > 清朝康熙時代的掐絲琺瑯發展歷史

    清朝康熙時代的掐絲琺瑯發展歷史

    時間:2015-04-02 點擊人氣: 來源: 景泰藍之家 作者:琺瑯之家
    內容簡介:到了清朝康熙時期,一度停滯不前的工藝美術開始了全面的復興。金屬胎掐絲琺瑯制品主要由清宮“匠作”承造。開始時釉料色彩很少,顏色也不穩定。其后燒制出一些新色釉,顯色也比較純正。掐絲技術有了改進,掐絲線條纖細而流暢?滴跄觊g燒制的掐絲琺瑯制品主要有三種不同類型。

    自從清朝建立后,經過順治年間的恢復期,到了康熙時期,清政府的政權得到了鞏固,經濟也有了發展,因此一度停滯不前的工藝美術開始了全面的復興。金屬胎掐絲琺瑯制品主要由清宮“匠作”承造。開始時釉料色彩很少,顏色也不穩定。其后燒制出一些新色釉,顯色也比較純正。掐絲技術有了改進,掐絲線條纖細而流暢?滴跄觊g燒制的掐絲琺瑯制品主要有三種不同類型(琺瑯的歷史)。

    第一種類型是:琺瑯的銅胎成型規矩,以小型器物居多。通常仍采用淺藍色釉為地,飾紅、綠、深藍、黃、白、紫色琺瑯釉組成花卉圖案。但淺藍釉地子頗顯干澀灰暗,缺乏光澤。其他釉色亦不純正。釉的表面凸凹不平。顯然,琺瑯釉料的配制方法和燒造技巧都不夠成熟。圖案多以纏枝花卉為主,掐絲纖細均勻,剛勁流暢。這類釉色干澀缺乏光澤和掐絲纖細剛勁的特點,是康熙時代掐絲琺瑯工藝的鮮明特征,有別于其它各個歷史時期。
     

    明末清初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紋螭龍耳三足爐.jpg

    清康熙年間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紋爐


    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紋爐,圓形,闊腹,口外敝,沖耳,乳足。器外施淺藍釉地,飾彩釉纏枝花卉紋。釉色不純凈,缺乏光澤,特別是淺藍色釉更顯灰暗干澀。掐絲很細。以單線勾勒花卉枝干,串聯起多朵盛開的鮮花。底部中心飾雙方圈,內鐫陽文楷書“大清康熙年制”款。這類制品是康熙時代琺瑯燒造技術尚不完全成熟時的代表性作品。

    第二種掐絲琺瑯類型是銅胎制造很規矩,琺瑯釉的色澤純正光潔,徹底改變了灰暗干澀的質感。填料也較飽滿,釉層表面平滑,砂眼較少,圖案多采取雙線勾勒的技法,掐絲纖細流暢。顯然,琺瑯制造工藝已經恢復到成熟時期。
    掐絲琺瑯丹鳳紋長方小盤,通體施淺藍釉地,飾紅、藍、綠、白、黃釉組成的纏枝蓮紋,花卉間一只變形的鳳凰展翅飛翔。盤底部無釉,鐫刻陰文楷書“大清康熙年制”。這類作品展現出康熙時期掐絲琺瑯工藝的成就。

    最后一種掐絲琺瑯的造型、圖案及釉色特點均仿造“景泰御前琺瑯”的特征,有的器物底部鐫刻“景泰年制”款,釉色純正,亦可亂真。但掐絲纖細,釉料飽滿,砂眼很少。圖案裝飾手法有所變化。這些特征明顯有別于明代琺瑯制品的風格。
     

    康熙御制琺瑯彩蓮花圖碗.jpg

    清康熙年間銅胎掐絲琺瑯獅戲紋高足盌


    銅胎掐絲琺瑯獅戲紋高足盌,通體施淺藍釉地,內飾彩釉龍鳳串花圖,外壁飾彩釉三獅戲球圖。高足上以單線勾勒纏枝蓮紋,足內鐫刻陽文楷書“景泰年制”。然而該器掐絲纖細,填釉飽滿,很少砂眼。足上的纏枝雖以單線勾勒,但枝葉細小繁密,不同于明代風格。特別是龍的圖案,高額寬頰,長眉下垂的形象,顯現出康熙時代的風格特點,是康熙仿明代琺瑯制品的代表作。也有部分作品,雖系仿明代風格,但不作款識,展現出康熙時期燒造琺瑯制品的很高成就(琺瑯精品欣賞)。
     

    上述三種不同類型,較全面地反映了康熙時期掐絲琺瑯工藝的風格和特點。
     

    景泰藍之家是全國最權威的景泰藍網。歡迎訪問jtlzj.net
    版權所有 2011-2015 景泰藍之家 [jtlzj.net] 京ICP備2021015155號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ihc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option id="wsuuw"></option>
  •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最近最好最新的2018中文字幕,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