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wsuuw"></option>
  • 景泰藍又名琺瑯,因為明朝景泰年發展到一個高峰,并以藍色為主,
    因此得名景泰藍,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愛而成為宮廷御用品,在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您當前的位置:景泰藍之家 > 景泰藍制作 > 景泰藍的制作之燒藍

    景泰藍的制作之燒藍

    時間:2012-09-13 點擊人氣: 來源: 景泰藍之家 作者:琺瑯之家
    內容簡介:  景泰藍的制作中,點藍、燒藍這兩步是需要重復的,這道工序對制作者額經驗要求非常高。一般來說一件景泰藍作品到成品,最少要燒藍2到3次,直至琺瑯釉料的平面高于掐絲的高度才可以。燒藍工序是與點藍工序緊密配合、相序進行的。

      景泰藍的制作中,點藍、燒藍這兩步是需要重復的,一般來說一件景泰藍作品到成品,最少要燒藍2到3次,因為琺瑯釉料在燒藍的過程中當由固體變成液體時因為釉料中的空氣及雜質,體積是會變小的,所以要進行補籃的操作,直至琺瑯釉料的平面高于掐絲的高度才可以。

    燒藍3.jpg

    景泰藍的制作師傅在燒藍

      燒藍工序是與點藍工序緊密配合、相序進行的,它不同于燒焊,既要保證燒藍環境相對清潔、無纖塵,又要對火候的觀覺非常準確,需要操作人員具有較強的責任心。燒藍工作如同隱士一般,韜光養晦,不像絲和藍都顯露于外,只靠人們對“火光”加以想象、加以認識和感覺,這些都是需要景泰藍制作者多年的經驗積淀才可以的。比如:通過火光呈現的紅、黃、藍、白等顏色來判定火的溫度。

      火是毀滅性的,它可以熔化一切物質,這在當初人類開始使用火的時候就知道了,如果能將其控制住、掌握好,就變成了幸事。燒藍時火候大,就會使得藍釉燒流(即超出了火候的標準,藍釉流出絲外,發生色變),甚或將胎體燒毀,火候太小的話,就會出現僵巴(為龜裂狀)的情況。尤其燒制較大件的景泰藍產品時,更要注意火的勢頭,由于我們現在通常用的都是井型煤爐,而且爐口直徑又大,近身觀覺很難,看不清藍面的變化,更多的就只有靠經驗。

    少懶1.jpg

    景泰藍的制作之燒藍圖

      另外,產品結構不同,要分析是正燒(即結構體的上部朝上)還是扣燒(即結構體的下部朝上),是先僵巴后放,還是通體都放(將藍面燒開,即釉料全部熔化)。同時,無論大小產品,爐內的火不能出現“賊火”(即燒活的爐底部要鋪鐵板,為的是讓火勻而靜,鐵板若鋪得不嚴,火頭會從縫隙中冒出來,它要強勢于其它火勢,此即“賊火”,就出現局部燒庛現象)。

      由于現在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新的不同的爐具,除井式煤爐外(現在很多廠家在用),還有電爐、汽爐、炭爐等,較之比煤爐潔凈、便利,并容易觀察和掌握藍胎在火中的情況,這是工藝不斷變革的結果,但無論是什么爐具,都需要景泰藍制作師傅的純熟操作能力以及對火的感覺;鹗遣僮髡叩墓ぞ,是一個活而不馴的工具,比別的工序掌握起來要難得多,而這項工作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每天要與火交流、勾通,要哄、要寵,要呵護,還要降服,因為我們知道,景泰藍的生命是在烈火中誕生,也就是“火中求生存”的意義。

    景泰藍制作工藝之燒藍.jpg

    景泰藍制作工藝之燒藍,燒藍和點藍要經過4到5次的重復步驟,一件景泰藍才能夠真正的完成

      燒藍工人是很辛苦的,每天都要被火灼燒,而且臉上總是被烤得通紅,雖然戴著防護罩,還是透過防護玻璃進去,天天汗流夾背。為什么說是“隱士”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產品上到處都是火的功勞卻絲毫看不到火燒的疤跡,看不出操作者的技能與辛勞,被磨鍍掩蓋得嚴嚴實實,更比最終的輝煌使人忽略了曾經歷的火的考驗,其實“燒”的存在是事實,它只當是承接,是延續,是不可抗的職責,同時也是工藝中反映的一種人文精神,表現了一種德行,一種中國人的道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因此燒藍這個工序在景泰藍的制作中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不同于掐絲、點藍等那樣的精細活,但是也非常的需要制作者對火候的掌控,以及不同于其它工序的制作環境。一件件的景泰藍精品就是這樣在火中得到升華的,燒藍過后的下一道工序就是磨光,下來您可以看下景泰藍的制作技藝之磨光(圖文)。

    景泰藍之家為您提供景泰藍原料的相關信息。歡迎訪問jtlzj.net
    版權所有 2011-2015 景泰藍之家 [jtlzj.net] 京ICP備2021015155號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ihc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option id="wsuuw"></option>
  •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最近最好最新的2018中文字幕,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